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命運復活的中心 南島台灣


命運復活的中心  南島台灣

最近東南亞國協崛起的亞洲合作模式,引起歐美與中國、日本的高度注目,目前台灣不在這組織裡面,然而從語言與歷史來看,台灣卻是這一帶地區的中心源頭,因為在諸多東南亞國家當中,南島語系族群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而臺灣目前又被學界公認是南島語系族群的發源地。

南島族群指的是太平洋上的大洋洲以及東南亞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族群,初步估計總人口超過386,000,000(三億八千萬)人。「南島語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語系,包括約1,300多種語言,展現繽紛多元的族群文化樣貌。

關於南島民族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體質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注重的課題。在1975年,Richard Shutler Jr. 和Jeffrey C. Marck兩位學者,首先提出南島民族的擴散應該是與園藝農作相關連。代表歷史是年代在西元前9,000年到2,500 年前之間的台灣繩紋陶文化,可說是最早的南島語社群。所以從考古學和語言分類的資料來看,台灣應該是南島民族最早的原居地。另外,語言學者Robert Blust 也從南島語各個分群的詞彙所反映自然環境的比較證據,推測台灣是南島語系的起源地,或者至少非常接近這個起源地

在這兩位學者之後,Peter Bellwood在1979~1995年間發表了多篇論文,提出了一個被稱之為「農業/語言擴散假說」的理論,認為南島民族的祖先是居住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時代的農民,由於穀類農業發展,人口增長,需要新的土地,因此不斷往外遷移。大約在西元前4,000-3,500 年間到達台灣(也有人主張是6,000~8,000年前),然後再依次向菲律賓、東印尼、美拉尼西亞群島、波里尼西亞群島等地遷移。
  
Peter Bellwood的理論在學界引起很大迴響,雖然也有其他學者提出南島族群的起源是來自於東南亞海島等不同觀點,不過認為南島族群(或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在台灣,或者說由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先抵達台灣後再向太平洋、東南亞擴散,目前幾乎是大多數學者的共識。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臺灣位於南島語族分佈區域的最北方。目前學界認為臺灣島上的南島語族可以分成三群:泰雅群(Atayalic)、鄒群( Tsouic)和排灣群(Paiwanic )。泰雅群又分:泰雅、賽德克二方言系統;鄒群分阿里山鄒、卡那布、沙阿魯阿三方言系統;排灣群則分為魯凱、排灣、卑南、布農、阿美、達悟(雅美)等方言系統。至於蘭嶼島上的達悟族,則被認為屬於呂宋海峽諸島群的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的巴丹語群

臺灣原住民的語言在南島語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學者認為臺灣的原住民語言如果不是南島語言的起源地的話,至少也是第一分支。白樂思(Blust 1982)把南島語族分為四個分支:泰雅群、鄒語群、排灣群、以及「馬來亞-玻里尼西亞群」。臺灣本島的語族就佔了其中三類。另外也有學者把南島語系分成兩大類,一是23個屬於臺灣原住民語言的臺灣南島語群,另外則是一千多個其他南島族群語言的「馬來亞-玻里尼西亞語群」。從這些分類中,都可以看出臺灣原住民族在整個南島族群中的重要地位。以巨大石像聞名於世的復活島,是南島語系的最東界,巨石像訴說著歷史的凝視,歷史發展的焦點即將移轉,而台灣原住民與復活島有什麼樣神秘性的連結呢?

從語言與族群遺址來看,台灣原住民曾經是整個南島語族的中心與發散位置,台灣這個地點的歷史起源重要性,被發現證實。而在密碼解構啟航後,可想見歷史中心即將偏移至東南亞的亞洲發展模式上,位居亞洲新發展模式的中心,台灣的復活命運將是什麼樣的面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