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黃金創造計畫 8大行程探索台灣


  • 2013-12-29
  •  
  • 工商時報
  •  
  • 林福吉
 12月21日3H全民財富講堂,為讀者解析「如何當全民財富贏家,打造黃金未來」。圖/業者提供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結束8天7夜台灣經貿之旅時,他表示,中華兩邊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占領全球市場,賺更多的錢。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回應指出,希望兩岸能共訂國際標準、共創國際品牌、共同掌握全球通路、共同引領全球發展。
 全球財富趨勢大師蔡八來表示,出版台灣大運命系列叢書,深層的意涵即在喚醒大家共同書寫台灣,台灣多元包容、整合創新的價值,藉此系列書籍期盼大家看見台灣生命的特質,而此價值正是全球的價值與未來。
 欲達創新必須先跨界、連結,進一步透過整合,創新才能永續;一般技術性或行銷的創新,沒有幾年的光景即被淘汰或被新技術所取代,那不叫創新,蘋果iPhone,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等都是如此,這些都不能被稱之為「創新」。創新發展之前,必須要有「新認知」;理智與情感透過統合形成的新認知,依此新認知才能發展、形成新的科技或創新的事物。
 3H「黃金大未來創造計畫」,有3共享、3共同;共享資源、共享智慧、共享利益;共同學習、共同創新、共同創業。為建構度假村會館通路的旅行社,即將展開的台灣神國之旅8大行程,在對傳統台灣的探索、現代台灣的見識與未來台灣的創新,將會是異於一般的遊程。 蔡八來說,生命是自我創造的旅程,若能藉台灣大地能量之旅遊行程,來體驗世界、探索自己、創新未來,這是未來的旅遊方向,同時也針對陸客來台灣尋根;「台灣是大陸的故鄉,大陸是台灣的原鄉」;大陸陳光標來台祭拜鄧麗君,全家淚流滿面;未來陸人來台尋找珍珠奶茶、方便麵、自己喜愛藝人根源,台灣將是陸人未來生活的故鄉。如何探索台灣?這是台灣觀光休閒產業可以創新發展絕佳時機與時點。
 齊柏林台灣美麗與哀愁紀錄片,使得行政部門展開行動,第一波行動直指盧山與清境,清境是美麗與哀愁的最佳代表。蔡八來指出,「因為沒有美麗的心,自然會製造哀愁。」所以要打開天使心,才能看見美麗島,天使心即是慈悲、公義、和平的心。天使心所以被遮蔽的主因在於自己被框架、習慣甚至過去舊有的知識或教條所束縛,自然無法有新認知,無法打開天使心。這是要透過學習、體驗、感知、成長等過程來打開天使心,最好的方式即是透過旅遊,在遊程中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感來體驗、感知不同山川環境、城市聚落、飲食習慣、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等,來實際體驗與感受,用「心」來休憩、充電,而不是擾擾嚷嚷地去玩,玩回來累的半死,是去「休閒」怎將自己玩得更累?
 台灣大運命系列叢書做導引,藉著台灣神國之旅8大行程,打開天使心,看見美麗島,並且探索自己深層生命的意義,來創新自己、創新未來。
 免費的3H「全民財富講堂」1月12日於台中福華飯店開講,歡迎參加。報名電話:(02)5555-3666、(04)3501-5558、(07)9511-988。3H網站:www.3h-global.com。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NO.23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第23期:http://taiwaneseway.blogspot.com/2013/12/no23.html
聯絡電話:02-5555-3666  
聯絡地址:台北市信義路四段303號4樓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NO.22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第22期:http://taiwaneseway.blogspot.com/2013/12/no22.html
聯絡電話:02-5555-3666  
聯絡地址:台北市信義路四段303號4樓

台灣大運命臉書粉絲團

儒、佛、道三教與民間信仰神祇共祀、祭儀共存,神佛與僧俗不分的現象,確實為台灣獨有,未見於中國其他地區,因而前文中,自清朝以降出任台灣的官員會對台灣風俗信仰有負面評斷,也就不足為奇,這是因為大都從政治角度探究,認為造成台灣獨特風俗信仰,清朝治理台灣政策有很大關聯,而較少從文明發展的角度探究,以致疏忽了其實這正是台灣移民社會庶民多元與創造力的顯現。

明鄭降清,清朝據有台灣之後,初期對於移民台灣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康熙皇帝多次頒布渡台禁令,一直到沈葆楨奏請下,才正式下令取消,開放移民台灣,總計清朝統治台灣212年間,嚴格限制移民的時間長達192年,幾乎佔了清朝統治台灣(1683-1895)百分之九十的時間。

但是在嚴格限制移民的政策下,對於中國內陸、沿海地區的居民,台灣卻是塊充滿希望的夢想之島,無數的人冒著生命危險,以「偷渡」的方式進入台灣。所謂「六死、三留、一回頭」,以及「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很真實描繪出偷渡移民台灣者的處境。而由於偷渡者大都是單身男子,因此造成移民社會初期的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為了建立家業,擴大生產能力,轉而與平埔族通婚,也使得平埔族的文化、語言、風俗和漢人的文化產生融合。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四、聚精會神—民間信仰與社會整合





我們可以從一場台灣民間公廟的宗教活動中,去觀察到民間信仰在台灣移民社會爭扮演的社會整合作用。首先,任何的遶境、進香活動都是由廟方的管理委員會或是民間信仰的組織所規劃,這些組織的成員往往是地方社區或聚落裡面的權力菁英或重要的意見領袖,在規劃、執行進香活動的同時,這些菁英間的關係以及對地方社區居民的領導威信也逐步的建立起來。

其次,台灣廟宇宗教活動中傳統的收「丁口錢」,表現了民間信仰的組織,地方的公廟和社區的連結,如果沒有清楚的對社區人口的掌握以及連結,一個公廟是很難收到足以進行宗教活動的「丁口錢」。而廟會、進香等宗教活動中,各種的陣頭、遶境、出巡等等的儀式,都是需要花費龐大人力、物力的,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也是對於地方社區的社會關係進行再次的強化,就像是台灣政治的大型集會類似的功能,在動員的同時,也是強化既有的社會連結。

而進香活動的路徑,同時也顯現了社區的邊界以及和其他社區聚落的關係。台灣傳統的民間廟宇都有「五營」的設置,五營者,東、南、西、北、中五營是也,剛好標定了一個社區四方邊界和中心的所在地。而大型的進香活動,中間經過的聚落和過夜的地點,更是顯現了社區公廟和其他社區公廟的連結。而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生態稍微有了解的人,也都會知道在一個社區內的不同大小公廟,以及不同社區的廟宇間,其實都有權力、地位上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可以由進香、遶境的路線安排以及儀式設計中觀察得出來,每次的宗教活動,其實也是再次確認社區內部以及和其他社區的權力關係,並進行再次的連結。

而這些透過宗教信仰產生的連結,也往往具有政治、社會的作用,例如:台灣北部新竹地區客家人的「義民廟」祭祀圈,在十八連莊的輪流主祭的背後,同時產生的是一個在清代械鬥頻仍的環境下,不同庄頭間相互支援的民間自衛組織。


由這些種種的跡象顯示,民間信仰在台灣的移民社會中扮演的不只提供民眾心靈的歸依、安定人心的角色,同時也是重要的社會整合工具。而隨著時代的變化,民間信仰所扮演的社會整合的角色功能,也跟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南投13鄉鎮市神明及其意識象徵

圖片資料:《神國任務》第233頁


日月潭位居台灣中心,湖中有拉魯島,水中有山,山中有水,景色怡人。而由日月潭沿著周圍山勢往北走,經過魚池鄉的金龍山(槌仔寮山),經過埔里,沿台21線到國姓,接連台中太平的酒桶山(暗影山),由此可以一覽台中盆地全貌。酒桶山為中心,南方(左側)為大肚溪、八卦山台地,北方(右側)為大甲溪、后里台地,對面為大度山台地。盆地中間的中軸線,由台中火車站出發,沿著台灣大道(中港路)一路通向梧棲港,則可過海接連對岸的泉州。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 三、越神氣,越有人氣!




從台灣移民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觀察,在清代文人詬病的台灣人「好鬼神」的風俗背後,這些儒、道、佛不分的民間信仰,卻扮演著整合多元、混雜的移民社會的作用。

根據學者丁仁傑先生的著述,二次戰後到冷戰結束前,有大量的西方人類學家到台灣從事「漢人社會」的研究。較早時期,這些學者所做的田野民族誌中圍繞著的主題常是關於血緣、家庭與宗法組織等與漢人社整合方面的有關議題。而大部份著作中都有一個類似的結論--臺灣做為一個移民社會,其社會結構原則並不適用傳統中國大陸東南地區,以「宗族法人團體」為核心的原則,或者至少這個原則用在台灣是需要大幅度的修正的。反而是地緣性的民間信仰,和超地域性的進香活動,在台灣社會裡,是更鮮明的有助於地方社會整合的要素。(《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P.24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二、『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移民社會



儒、佛、道三教與民間信仰神祇共祀、祭儀共存,神佛與僧俗不分的現象,確實為台灣獨有,未見於中國其他地區,因而前文中,自清朝以降出任台灣的官員會對台灣風俗信仰有負面評斷,也就不足為奇,這是因為大都從政治角度探究,認為造成台灣獨特風俗信仰,清朝治理台灣政策有很大關聯,而較少從文明發展的角度探究,以致疏忽了其實這正是台灣移民社會庶民多元與創造力的顯現。

明鄭降清,清朝據有台灣之後,初期對於移民台灣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康熙皇帝多次頒布渡台禁令,一直到沈葆楨奏請下,才正式下令取消,開放移民台灣,總計清朝統治台灣212年間,嚴格限制移民的時間長達192年,幾乎佔了清朝統治台灣(1683-1895)百分之九十的時間。

但是在嚴格限制移民的政策下,對於中國內陸、沿海地區的居民,台灣卻是塊充滿希望的夢想之島,無數的人冒著生命危險,以「偷渡」的方式進入台灣。所謂「六死、三留、一回頭」,以及「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很真實描繪出偷渡移民台灣者的處境。而由於偷渡者大都是單身男子,因此造成移民社會初期的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為了建立家業,擴大生產能力,轉而與平埔族通婚,也使得平埔族的文化、語言、風俗和漢人的文化產生融合。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神國任務》部落客心得分享

部落客《神國任務》讀書心得分享


 微光閃爍 tolovecarol.com

  流動瓶子的幸福時光

 Nana's 

 心情音樂盒

 享受人生

 為了部落 

  閱讀



  Hsin Yi


Hsin Yi 留言




 yukimiwang
 http://yukimiwang.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29.html

 貓大爺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maomi/Food01/142477085

 抬頭看天 http://astromaid.blogspot.tw/2013/10/rollo-may-josephcampbell-p.html

 最愛BMW http://superfox99.blogspot.tw/2013/10/blog-post.html 

解放雞之怒 http://thisblogexist.pixnet.net/blog/post/100844717

 JadeB. and GoodGrief http://ambero.pixnet.net/blog/post/31476618

  Blue Electric Eagle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NO.21

台灣大運命電子報第21期:http://taiwaneseway.blogspot.com/2013/12/no21.html
聯絡電話:02-5555-3666  
聯絡地址:台北市信義路四段303號4樓

台灣大運命臉書粉絲團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

一、台灣人「好巫、信鬼」!?

清朝入主台灣後,第一任台灣知府蔣毓英對台灣風俗信仰很不以為然,批評台灣人「佞佛諂鬼」,「僧俗罔辨、男女混淆」,「廉恥既喪、倫常漸乖」。意思是說台灣人迷信、寺廟僧俗不分、社會風氣敗壞。

  蔣毓英是浙江人,公元1684年調任台灣首長前,他在泉州做了5年的知府,調來台灣後,也連任5年知府。從這些資歷來看,他應該很了解江南、福建風俗,但他對與泉州一衣帶水的台灣風俗信仰卻有完全不同的評價,似乎台灣是化外之地,與他們的故鄉分屬不同世界般。

  從文獻資料來看,絕大多數奉派到台灣地方的父母官的都有類似蔣毓英的看法。例如明鄭時期最早在善化教書的文人沈光文就已觀察到台灣人生病寧願求神也不看醫生,「巫覡如狂」。

18世紀初曾分別擔任諸羅縣、台灣縣知事的周鐘瑄,他為官關注民生,曾引八掌溪水,修築諸羅山大陂,並自己掏腰包捐糧捐錢,總共修繕了32處埤圳,奠定諸羅縣的農田水利基礎。此外,今天嘉義城隍廟也是他捐出個人薪俸所建,以為諸羅縣的信仰中心。如此認真的好官,卻也說台灣人的「敝俗」是「好巫、信鬼」。

  又如19世紀中葉擔任福建巡撫的丁紹儀也說:「南人尚鬼,台灣尤甚」。丁紹儀雖是江蘇人,但很早就投入對台事務,在他的眼中,顯然台灣風俗信仰有別於福建原鄉。另外公元1894年,即台灣割讓給日本的前一年,雲林縣儒學訓導倪贊元說台灣人尚巫,每年的積蓄多用於迎神演戲的開銷。

  此外,官員編修的台灣方志,如17世紀末台灣最高行政首長(台廈道)高拱乾編修的台灣府志;18世紀中,台灣監察御史范咸的重修台灣府志、王必昌的重修台灣縣志;以及19世紀的彰化縣志、噶瑪蘭廳志等,基本上對台灣風俗信仰都有類似的看法。


  這些官員的觀察,容或有個人主觀成分,卻是客觀反映台灣社會特色,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稍微想一想看,可以發現現在絕大多數的台灣寺廟雖已改制為財團法人、管理委員會,但僧人主持廟務,或是主持祭儀,仍然很普遍;寺廟裡供奉的神明儒、佛、道教都有;佛寺道觀有正統的頌經禮懺法會,但也會定期為神明舉辦壽誕祭典,同時大多數寺廟也容許童乩入廟做法事,也不會阻止一般民眾出現神明附身行為;男女都可以到佛寺拈香參拜,或是向神明問事擲筊、抽籤、拿香灰、過爐、請神回家供奉等。至於寺廟男僧女尼共處的現象,一直到1950年代後,才逐漸消失。(待續)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一、台灣人「好巫、信鬼」!?





清朝入主台灣後,第一任台灣知府蔣毓英對台灣風俗信仰很不以為然,批評台灣人「佞佛諂鬼」,「僧俗罔辨、男女混淆」,「廉恥既喪、倫常漸乖」。意思是說台灣人迷信、寺廟僧俗不分、社會風氣敗壞。

  蔣毓英是浙江人,公元1684年調任台灣首長前,他在泉州做了5年的知府,調來台灣後,也連任5年知府。從這些資歷來看,他應該很了解江南、福建風俗,但他對與泉州一衣帶水的台灣風俗信仰卻有完全不同的評價,似乎台灣是化外之地,與他們的故鄉分屬不同世界般。

  從文獻資料來看,絕大多數奉派到台灣地方的父母官的都有類似蔣毓英的看法。例如明鄭時期最早在善化教書的文人沈光文就已觀察到台灣人生病寧願求神也不看醫生,「巫覡如狂」。

18世紀初曾分別擔任諸羅縣、台灣縣知事的周鐘瑄,他為官關注民生,曾引八掌溪水,修築諸羅山大陂,並自己掏腰包捐糧捐錢,總共修繕了32處埤圳,奠定諸羅縣的農田水利基礎。此外,今天嘉義城隍廟也是他捐出個人薪俸所建,以為諸羅縣的信仰中心。如此認真的好官,卻也說台灣人的「敝俗」是「好巫、信鬼」。

  又如19世紀中葉擔任福建巡撫的丁紹儀也說:「南人尚鬼,台灣尤甚」。丁紹儀雖是江蘇人,但很早就投入對台事務,在他的眼中,顯然台灣風俗信仰有別於福建原鄉。另外公元1894年,即台灣割讓給日本的前一年,雲林縣儒學訓導倪贊元說台灣人尚巫,每年的積蓄多用於迎神演戲的開銷。

  此外,官員編修的台灣方志,如17世紀末台灣最高行政首長(台廈道)高拱乾編修的台灣府志;18世紀中,台灣監察御史范咸的重修台灣府志、王必昌的重修台灣縣志;以及19世紀的彰化縣志、噶瑪蘭廳志等,基本上對台灣風俗信仰都有類似的看法。


  這些官員的觀察,容或有個人主觀成分,卻是客觀反映台灣社會特色,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稍微想一想看,可以發現現在絕大多數的台灣寺廟雖已改制為財團法人、管理委員會,但僧人主持廟務,或是主持祭儀,仍然很普遍;寺廟裡供奉的神明儒、佛、道教都有;佛寺道觀有正統的頌經禮懺法會,但也會定期為神明舉辦壽誕祭典,同時大多數寺廟也容許童乩入廟做法事,也不會阻止一般民眾出現神明附身行為;男女都可以到佛寺拈香參拜,或是向神明問事擲筊、抽籤、拿香灰、過爐、請神回家供奉等。至於寺廟男僧女尼共處的現象,一直到1950年代後,才逐漸消失。(待續)

1130名人對話講壇:親子關係:蔡八來總裁VS彭菊仙老師-精彩內容




精彩對話









【親子關係的重點在於陪伴】

彭菊仙老師:
親子關係是沒有捷徑,只有兩個字是甚麼?
陪伴,就只有陪伴,
那你說尤其是爸爸喔,
會跟我說我不知道怎麼跟小孩子玩,我也不知道怎麼陪小孩,
所以呢,
跟小孩在一起有時候就是開電視、打開電腦、打開手機、一起玩電動,
這是最快的方法。

我自己當媽媽這十多年來,最深刻的體會有幾個字,

就是專心陪伴,
觀察孩子,創造環境,
補給資訊,不設目的,
打破成見,給予自由,放空留白,
運用自己,融入生活。


【陪伴孩子的方法:三三三】
這個是陪伴孩子,給大家的一個幾個要點。

那我這邊用很實際的方法來告訴大家,怎麼來陪伴孩子。
最簡單的方法,只有三個字,就是三三三。

什麼是三三三?
這就是陪伴孩子最簡單的一個步驟,
第一個三代表每天要擁抱孩子三秒鐘,

你會覺得好噁心對不對?擁抱孩子,其實不會,因為孩子天生會吸引我們去擁抱他。

第二個三是每天仔細地聆聽你的孩子三分鐘,
第三個三是每天很好的親子互動30分鐘,
如果你做到這三個三,其實你的親子關係是很穩固的,

也就是你已經在做愛的存款的這個動作,

 
【三三三的時機點?】

1.擁抱孩子三秒鐘:早晚

就是早晚。
早晚的時候,孩子一起床,
感受到父母的那個愛的溫暖,他整天他就有一個愛的能量灌進去。
麻煩父母都去想一想這個可愛的孩子,他出生的時候,那張可愛的臉,然後再去想想,他這一整天即使多麼的調皮搗蛋,但是總想得出一兩件事情,是讓你覺得他還做得還不錯,值得你去讚美他。
那我們就用一兩個、一兩句話,
想想看孩子可愛的地方,他有進步的地方,作為一個ending
然後抱他一下,
而且睡覺前再鐵石心腸的人,在燈關的那一剎那,他都可以湧現一個愛意,
對孩子就很自然地擁抱,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肢體接觸,
對他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滋養的養分,
晚上睡覺是他長大的時機,
他就需要這樣一個肢體的溫暖,來促進他整個肢體的成長。

彭菊仙老師小提醒:
小時候,小孩子在那個時候是潛意識達到百分之百,
高度潛意識的時候,將睡未睡,將醒未醒,
人一天有兩個時段,你跟他講這件事,
你跟他去就是說潛意識去灌注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價值觀是最有效率。

2.細地聆聽孩子三分鐘:放學
我們的工作壓力或經濟壓力或是跟另外一半的關係也緊張的時候,
我們可能就沒有辦法打開我們的心房。
其實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媽媽或爸爸今天的心情有一點不是很好,有一點壓力,
或許我等會會不是很專心聽,你要見諒。
那孩子就會知道說不是你不愛他,
也不是今天你要針對他,考試考不好,而對他擺個臉色,而是問題出在自己。

小孩子第一步不是先去關心他的考試,不是關心他的分數,
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他的情緒需要你去照顧,
所以我們放學的時間,是一個很好的聆聽孩子的一個時間,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把我們手邊的事情先暫時放一邊,
特別是什麼要拿開?特別是什麼?手機。你講什麼?一直滑,滑...講什麼啊?
我們就是沒有辦法放掉這個手機,
就是專心陪伴孩子,你專心聆聽他3分鐘,
請你不要在那個當下迷網,也不要在那個當下低頭,
也不要在那個當下怎麼樣?滑滑,這樣子你把你的全心全意就給孩子,
其實孩子很聰明,你有沒有全心全意對他,其實反映在他的成長上。
如果他能全心全意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這個孩子他就很有安全感,這個安全感很重要。

3.每天很好的親子互動30分鐘:一起做家事、一起閱讀

每天很好的互動,親子互動30分鐘,30分鐘你說...爸爸說我都傻眼了,
3分鐘我都不曉得要跟他做什麼,還叫我要陪30分鐘。
這邊給你們基本的兩個功課,兩個可以去考慮做的事情,
第一個叫做全家一起來做家事,
 我講的是全家一起喔,不是單獨要小孩做,也不是你一個人做,為什麼?
你知道現在都市,尤其現在,我想各位都是從都市...就是大都市來的,
小孩子最麻煩的一個問題,
不在於他們不會使用他們的智慧,不在於他們沒有才華,而在於他們沒有生活能力。

做家事的好處:
培養孩子不怕煩,耐煩,他能耐煩的去操作每一個細節。
做家事不是用記憶的,是要用身體來記憶的,
你一定要讓孩子親自去做,他才知道說天啊!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我回到家,坐下來,晚餐時間到,一桌子擺滿了,
原來是媽媽那麼辛苦在裡面工作。他才知道說要懂得感恩,
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辛苦是因為他們自己沒去做過,
所以你讓他去身體來記憶這些,用手實際去做事情,
實際去幫忙家裡,還有他對這個家,
因為他有付出,他看到這個家因為他的付出變得美好,
他才會對這個家有一個向心力,

【一定要養成的能力:1.做家事的能力2.主動閱讀的能力】

我要分享的是第二個你可以考慮做的事情,
也是小孩子在12歲以前,要養成的一個能力。
第一個能力叫做家事的能力,
第二個能力叫做閱讀,主動閱讀的能力。
這兩件事情都是親子30分鐘,你可以考慮跟他們一起做的,為什麼要主動閱讀?
一個孩子如果對自己所追求的事情,他能夠透過自學的方式來做自我實踐,
你一輩子不用擔心,他是一個不愛學習的人,
但是他的基本能力在於閱讀,好,如果他能夠親近書本,
他能夠每一天去接觸每一位作者畢生精華所結集的那麼棒的東西,
他會吸收多少好的知識作為他人生的基礎的知識架構,
那他這樣子再進一步追求他要追求的知識,那他會非常省力而且快速。




彭菊仙老師小提醒:
小孩子就是學你,小孩子就是拷貝機,你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所以你自己本身要帶動一個讀書氣氛,你自己要愛閱讀,小孩就跟著閱讀。
10歲,父母親把握機會,因為小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
他的身型矮過你,他是仰望著你,所以他深深的以你為天地,
他這時候愛你、黏你、挺你,你說什麼他會把他當成真的事情來相信,
這時候是你執掌這個管教權的黃金期,
你一定要樹立自己的父母的威望,讓他來信服,然後你自己要以身作則,
身教、言教,一分身教勝過十分言教,讓他去信服你,讓他以你為榜樣,
但是最重要的是趁孩子還聽你話的時候,
要把正確的價值觀告訴他、展現給他、示範給他,
如果你要教他孝順,你就要做給他看。
回到自己的家,倒幾杯水給你的爸爸媽媽,讓你的孩子看到什麼叫做孝順。
如果你喜歡孩子打招呼,
那你就要自己成為一個熱情、熱絡的人,在孩子面前展現給他看。
還有就是你自己本身不要因為覺得會迫害親子的關係,
而不敢去真正的去管教孩子。

重點:
每天擁抱孩子三秒鐘,每天聆聽孩子三分鐘,好的親子互動30分鐘,
如果你不曉得做什麼,沒關係,一起做家事,然後再來一起閱讀。

 

蔡八來總裁

【配合媽媽的教養、做協助】
教養,媽媽都比較實際、深入。
那我作爸爸的呢,就是做配合,做配合。
做配合,媽媽的教養的理想,
然後他想要小孩子到達什麼樣的位置,
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或者是他怎麼互動,
原則上,我就是以媽媽為主,那我呢,就去做協助輔助。
那協助輔助當然就是有時候要找一個出口,
一些情緒上的出口,有時候小孩子也想要很多的認同,
不一定他很成熟,他需要情緒上的出口,
那就跟我在一起,他可以一起有情緒出口,
那男生跟男生講話還有一些能講的喔,男人對男人的說詞。

父親能夠做什麼角色?父親能夠跟他一直講話。例如:「逗嘴鼓」

我要講的一個是我的觀念跟要用這個觀念要去達成的時候,

然後我如何去做那件事?

【父親的角色:0-15歲陪伴關係;16-35歲夥伴關係;36歲之後同伴關係】

我認為做一個角色,就父母親的角色,
其實他有幾個身分,
一個身分是講0歲到15歲的時候,
0歲到15歲的時候,我們的關係大概是一個陪伴的關係,
16歲以後,他開始青少年,開始離你而去,開始獨立的時候,
我跟他的關係是夥伴關係,

那他到36歲以前,他做事業,然後出去成長、發展事業,
36歲開始會再去體驗生命的另外一個層次的時候,
也就是說剛開始去發展自己,開始繼續成長,然後那時候感覺上是沒有困境的。

但是36歲以後,就要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困境。

所以那個時候,我跟他的關係是同伴關係,只是我們一起做什麼事。
我們一起是什麼樣關係,
才會有陪伴關係、夥伴關係跟同伴關係。

是因為我認為我的兒女,我的兒女跟我一樣,
是我們之間共同在投資創造合夥啦,
合夥創造我們的生命,包括家庭、包括社會,包括世界,
包括這邊宇宙。我們是一個合夥人,而且是投資合夥人,
我們一起在共同創造家庭、創造社會、創造世界、創造這個宇宙的現象,
我們是共同創造這件事,因為要共同創造這件事,
就是我們一定是夥伴關係,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能力,生命知識。

我們今天的社會產生了世代斷裂,就是因為沒有這樣。

為什麼需要家庭?為什麼需要?
就是因為我們的創造要有一個傳承,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演化,
知識要有個傳承,所以我一定讓小孩子知道這樣的事,
從小,所以我從陪伴,從夥伴關係到同伴關係,我就要告訴你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只是說的方式不一樣。

總裁小提醒:
鬥嘴鼓。就語言訓練,
慢慢地就是說那你的想法你要去表達出來,
你的感情,你的感情是不是用很好的表達,
語言表達,然後呢,很好的語言表達,
那你可以說一句話,可以說一段話,那我們就去互相去說一下這個發展的過程。

作為父親,用你有的很多社會資源,陪伴他去走過這樣的事,
你有一天你要跟他...不管是事業合夥或是生命的合夥,
我們都是合夥人,我們都是要共同創造我們這個家庭,
我們這個生命對全宇宙或者是眾生的價值跟意義。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樣子,那我們每養一個人、生下一個人,我們創造一個人,

那我們究竟要幹什麼?
就是要進化成更好的人,進化成對這個宇宙更好的,
作為一個宇宙的一份子,你要有一個責任,
所以他對家庭有責任、對生命有責任、對社會有責任,對國家、社會有責任,
然後對人類有責任,對地球環境有責任,對這個宇宙道德有責任,
我們要共同創造那樣的生命

我們就共同分享一個我們心目中的夢想,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將來會是怎麼樣?
那我們共同去創造什麼,做一個父親,我能夠提供怎麼樣的資源,
然後把自己心中的夢想一起跟他分享。



要從你的愛讓他知道有愛,
要從你的信心讓他知道有信心,
要從你的夢想讓他知道有夢想,
要從你的責任讓他知道有責任,
要從你的勇氣讓他知道有勇氣,
要從你的自由讓他知道有一天他要追尋一個自由,
那就自由意志。那些是所有的創造力的根本。
所以我希望我用這樣去做一個我們講陪伴,
夥伴跟同伴的關係,跟我自己的小孩子這樣的互動,
陪伴他到16歲,這就是到36歲的時候,
我們就繼續走另外一個叫做夥伴的,
真正的計畫跟行動,然後我們可以共同去投資,
然後他可以去把他自己的過年的錢存下來,
然後我們可以共同去投資我們的夢想,
去創造那個行動。這是希望這些知識,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下一代,
他是我們的投資生命,共同創造生命的夥伴,這件事是我要告訴大家,
我書裡面寫的大概,比較上也是這樣,我希望是我們今天兩代親子間的關係,
他會有這樣子的共同的美夢,共同追尋,然後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


引言人曾慧俐

你有沒有聽到說其實蔡總裁是以一個父親的角色,
他帶給孩子的其實就是一種一生受用無窮的,
包括是技術,或是包括是價值都好,
他說一定要給孩子是一生受用,大家有沒有聽出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我聽到的是夢想,還有我聽到的是格局。
 就是跟孩子在從小在互動中,到底我們比如說我們要從親子講,那到底我們要帶給他那個內容物是什麼?那很清楚就是我們父母所知道的,就是我們知道的那些價值,其實在我們無形之間,如果他再傳給他。


身為臺灣人,我們要知道臺灣是怎樣一個過去啊,然後我們在教養的內容裡面,
我們才有辦法帶入這個人文的精神,
要是這個人文的那個體驗跟人文的歷史裡面帶進去以後,
我們的孩子他才會...未來會有一個方向,
我們父母帶著,我們好像是一個掌舵者,
能做的就是那個有方向,我們怎樣告訴孩子一個方向,
那除了學英文、數學什麼各種學科之外,
那到底我們要帶入孩子生命中的是什麼樣一個傳承。

問題一、:有了老二、老三之後,如何給孩子百分之百的愛?

彭菊仙老師:愛是要分享

從小給他完全百分之百的愛,這樣子的一個思考模式,是可以翻轉。
你現在得到百分之百的愛,你將來呢?
你會不會得到你的另一半百分之百的愛?
你的上司會不會給你一百分之百的愛?
所以當我看到孩子沒有辦法完全滿足他的時候,
我不會覺得他有什麼...我對不起他,
我覺得那是他的學習,
他好命,他從小就可以學習到愛是必須分享的,
所以當我在忙的時候,忙老三或是忙哥哥功課,
我記得印象很深刻是因為哥哥跟老三差五歲,
所以他到五年級、六年級,
數學是開始滿難的,媽媽就要開始下去教他,不教就不會。
那那個時候弟弟還很小,需要我陪伴,可是我發現,我發現一個很驚人的現象是,從一次、兩次他的不滿足,他把這個情境,他自己轉化成自己在自得其樂的能力,我發現我在教數學,他自己拿積木出來玩,然後做了好多的機器人之後,
等我忙完,我才發現他跟我要介紹他的機器人,
從此以後,我在教哥哥數學,他反而跟我說,媽,你不要管我,我現在要做我的事情,你不要吵我。
這個自得其樂的能力很重要,
因為這是他在創意發想跟學習跟自己相處的一個最好的機會了,
所以我很感恩這三個孩子他沒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愛,
他開始學習怎麼去跟自己相處,而且他能夠體諒媽媽是很辛苦,而且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給他的。
他將來就要去面對這個一個不完美的世界,
甚至是一個他感受到不完整的愛,
所以我發現這三個孩子在學校人緣都非常好,為什麼?
因為如果沒有人管他,他也不會覺得什麼大不了,
沒有人特別去顧慮到他個人的需求,他也覺得是應該的,
因為他覺得社會、世界就是從小他就是這樣過,
所以不要認為孩子,你覺得沒有辦法滿足他,另外一個在吵,
這個沒有辦法好好照顧,你覺得很虧欠,
你應該要反過來,用反向思考,你的孩子是幸福的,是很幸運的,
因為他從小就在學習去體諒別人,去跟人家share這個概念。


問題二:台灣未來將會是世界的中心,那我們要怎麼樣教養我們的孩子呢?


蔡八來總裁:
所有的教育就要回到一個獨立人格、自主意識,
然後現在我們透過這個自主意識來做連結,
共同創造我們這個社會的集體意識,
所以集體意識就是神性,就是神性。
那我們再用這個集體意識來管理我們的生命,
然後再去做跟眾生結合,跟環境結合,
所以我們跟環境結合才有環境科技,
所以人、文自然這樣結合了以後,
你才能夠離開地球,還有跟地球外面的智慧去作互動,才有可能。

你要讓他知道,每個個體價值,
個體在發展的時候,他就一定有一個整體規劃,
所以家庭,
家庭教育規範,社會,台灣社會規範,你要去遵守,
然後呢,人類,人類規範,地球,環境規範,然後宇宙規範,
所以你要讓他有責任感,價值觀、責任感,然後知道這些不過是工具而已,
他並不能變成你的智慧,
所以我每次開玩笑,我跟小朋友說,越幫就越沒智慧,我都...我不用。
我小朋友看到我寫那個書就說,你是通靈的,
你是...所以他就夢想有一天他也會通靈。
好啦...那我說通靈,大家都會啊,怎麼會有問題,
你只要願意追求更大格局的生命跟你做連結,你就會。
那個叫做生命網絡,那叫連結。

只有我們的家長改變,只有我們自己不斷成長,
我們改變觀點,你不要被宰制西方的觀點,從大西洋、歐洲觀點,
現在變美國觀點,這樣宰制,
你要有一個自我中心觀,知道我是誰,我要什麼,
然後我對別人有什麼服務,我對別人有什麼價值,你的價值才會出來。

【愛、自信、自我探索】
彭菊仙老師:
愛的投資為什麼很重要?
如果這個孩子他知道這個世界是有愛他的力量存在,
就像我們臺灣知道自已有世界愛的力量支撐著他,我們不會茫然。
就會很勇敢的踏出每一個任何的一個探索,或是投資的腳步。
可是我們反觀孩子,為什麼有些小孩子他看到一件事情他有興趣,
他可以邁出步伐,然後大聲的說,I want do it之後呢,他會接著說I can do it,有些小孩子他不僅不會說I want do it,甚至有些小孩子他也不會說I can do it,那是因為他心裡沒有一個愛的深厚的連結給他一個安全感,
他每踏一步,他會忐忑不安,於是他即使碰到他有興趣,
真的能夠讓他眼睛發亮的事物,他還是會原地不動,
然後有些小孩他就會充滿了自信,告訴自己,我要試一下,
那是因為他心裡有個很深厚的愛的連結,
很大的安全感,讓他能夠可以自信的說,我想試試看,而且我要試試看,
我就是要試試看。
所以一個孩子自信心的來源,
第一個步驟就是你給他一個深厚的愛的連結,
接著,你要做的事情是,讓他去自由選擇,自我發掘,自我去覺察,自我覺醒他想要去探索的路,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一個積極的學習者,
可是為什麼越大越沒有學習的自信?
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沒有累積到一個完整的自我學習探索的經驗,
所以我對於我三個孩子,我覺得這一部分我很慶幸的是,
讓他們在小學之前,有時間、有體力、有能量的時候,他會自我探索,越多經驗越好,越完整越好。
所以這些探索,對孩子來說只有兩個字,就是遊戲。

當孩子發現他能做出一點成績的時候,他就開始對自己產生了信心,
因為他認識到自己是誰,他也知道我能做什麼事,而且他也感受到我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結果,不需要別人任何的稱讚,他就已經得到了自我肯定。
這個就是孩子永遠不會被人家剝奪的自信心,
你說一個孩子自信何以得來,
就是從愛的連結,自由探索,經歷到自己學習
自己去追求到神馳的境界,最後得到了一個能力,是帶不走的能力之後呢,
他自然就會產生自信,而這個自信會促使他成為一個自我追求,
知道什麼事情是需要努力,而得到一個紀律的人生。
所以我鼓勵第一步一定要給孩子很深厚的愛的連結,給他一個自由的空間,
讓他們經歷遊戲,讓他們去經歷這個神馳,
特別是小學之前,功課壓力沒那麼大,你要給他放空的時間,去經歷,
越多次這樣的經歷越好,他的整個人生的定位就會出來
反觀看台灣,
蔡總裁認為,
我們台灣就是缺少這樣子的愛的連結,跟上一代斷裂,
因此我們台灣也沒有辦法經歷到一種自我追求,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短視的黑心商出來,
這是我今天講怎麼樣去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
他從這樣子五個步驟,做一個一連串可以做到的一個引導孩子的方法。


蔡八來總裁:
我把我們生命身心靈共同投資創造,你就可以投資創造理想性的生命,
投資創造你的理想,那如果我們一起共同這樣做,
他就會形成那種狂喜狀態,那狂喜狀態就是起駕。
起駕就是那種狂喜狀態,就是靈感的狀態。
所以如果我們的生命沒有這樣,我們小孩子沒有這樣,
不會有創造力,不會有創意,不會經過因為那樣子的狂喜,
因為進入那樣的宇宙的愛,然後他給你很大的能量,
你要到處去尋找能量,你再多錢也沒有用。你再多那個訊息也沒有用,
他並不能去創造給你生命能量,
他不會,你就不會有什麼靈感,不會有創造力,智慧工程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
最重要的是你那樣的狂喜狀態,這些訊息才會進去,
那些訊息進去是因為你的理想,因為那個理想,
才會把那個理想的那個訊息帶入,你如果沒有理想,你不會有生命理想,
能夠共同創造那個理想,投資創造這個理想的時候,
你絕對不會經歷過那種狀態,你不要再講創造力,那是不可能的。
這是我跟大家說,如果你沒有,你的小孩子也不容易,除非他有好老師,
或者他有貴人,所以我不斷的跟家長說
今天的教育就在一個家長的自覺,
這個家長自主運動沒有起來,今天台灣的教育的改革一定也有問題。


引言人曾慧俐:
蔡總裁其實是語重心長地說,就是重新的反省,
就是我們家長自己要自覺,那我們孩子才會有自覺,
可以去投資自己的生命,然後知道自己的定位,
要往哪裡去,然後共同創造自己理想,
期許我們大家一起要做這樣的家長。

左起:引言人曾慧俐、彭菊仙老師、蔡八來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