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神』采飛揚的台灣社會: 三、越神氣,越有人氣!




從台灣移民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觀察,在清代文人詬病的台灣人「好鬼神」的風俗背後,這些儒、道、佛不分的民間信仰,卻扮演著整合多元、混雜的移民社會的作用。

根據學者丁仁傑先生的著述,二次戰後到冷戰結束前,有大量的西方人類學家到台灣從事「漢人社會」的研究。較早時期,這些學者所做的田野民族誌中圍繞著的主題常是關於血緣、家庭與宗法組織等與漢人社整合方面的有關議題。而大部份著作中都有一個類似的結論--臺灣做為一個移民社會,其社會結構原則並不適用傳統中國大陸東南地區,以「宗族法人團體」為核心的原則,或者至少這個原則用在台灣是需要大幅度的修正的。反而是地緣性的民間信仰,和超地域性的進香活動,在台灣社會裡,是更鮮明的有助於地方社會整合的要素。(《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P.24


這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概念,當屬台灣民間社會與民間信仰的「祭祀圈」理論,「祭祀圈」理論最先是日本人岡田謙在1930年代於台灣北部進行田野調查時所發現,岡田謙注意到台灣人的通婚範圍、祖籍地的關係、市場交換關係等等,常常與共同祭祀活動的範圍相一致。「祭祀圈」的理論後來被精緻化,簡單的講,根據學者林美容的描述,祭祀圈是指以一個祭神為中心,共同舉行祭祀的居民所屬的地域單位,它與「地域性」和地方社區活動有密切的關係。雖然「祭祀圈」理論的內涵和適用性遭受到不少批評,但一直是學者觀察台灣地方社會、民間信仰的重要理論工具之一。

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其成員往往都來自不同的姓氏、家族、地域、族群,而民間信仰則扮演著重要的社會整合角色,透過各種日常的宗教活動、民間信仰儀式,在移民社會中將不同的人群連結起來,民間信仰的組織也往往承擔著社會、政治、乃至於經濟活動的職能,這是當年批評台灣人「好巫、信鬼」的清代文人所沒有觀察到的面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