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兩種靈性傳統

兩種靈性傳統


世界各大宗教中的靈性,可以簡略的分成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人格化的神性,或可以稱之為一神論的傳統。另外一種是非人格化的神性,或者稱之為非二元論、不二傳統的靈性。

西方世界大部份的宗教,包括主流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靈性傳統,都是人格化、一神論的靈性傳統。這個取向的傳統重視人與神性的關係,當靈魂與神性分離時,就會產生疏離、空虛、墮落,解決的方案主要是透過祈禱、愛、奉獻等靈修方式,讓我們的存有「敞開」,與透過更高的存在的力量進行淨化,和聖靈重新連結,以重新尋回「完整」,獲得愛、和平、與喜悅。

東方世界大部份的靈性傳統,都強調非人格化的神性,印度吠陀、佛教和中國的道家都是這種「不二」傳統的典型例子。這個傳統強調自我的虛幻性,以及無相、無常的宇宙存在本質。當意識將虛幻的自我或世界誤認執著為具有永恆不變的本質時,就產生種種痛苦與扭曲。而其修行功夫著重在加深意識的覺察能力,突破機械化、無意識的制約,解除習慣性的認同,進入自由、和平與極樂的靈性實相。

 以上的描述只是一個概括性、整體性的區分,事實上雖然各大宗教都主要趨向兩種傳統中的一種,但是在其內部都會存在某些趨近另外一個傳統的取向。例如:在猶太教的卡巴拉、天主教的聖方濟與艾克哈特、伊斯蘭教的蘇菲派中,可以看到類似「不二論」傳統的實踐。而許多的印度教和吠陀哲學,其實仍然有很濃的一神論、人格化的神祇的靈性傳統取向。即使在佛教中,雖然有清楚的繼承「不二論」傳統的禪佛教,但是仍然存在像淨土宗這樣重視人格化的神性的傳統,並且形成了關於「自力」與「他力」的辯論。

這兩個主要的靈性傳統的差異,也影響到了60年代後興起的「新時代」運動以及超個人心理學。以「萬法簡史」、「恩寵與勇氣」等書,在國內頗為知名的肯‧威爾伯(Ken Wilber),他提出的整合性架構,明顯的偏向「不二論」的傳統。但是深受榮格心理學影響的超個人心理學大師米契爾‧瓦許本(Michael Washburn),則強調一神論、人格化的神性傳統,認為靈性的超越不是消除自我,而是轉化到更崇高的合一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