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樟腦與臺灣開發(一)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課題


(一)
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課題
瞭解臺灣開發史的人都知道,漢人來台早期開發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台灣南部,台南、彰化都曾經是臺灣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但後來臺灣的歷史重心逐漸北移,西元1887年劉銘傳設巡撫衙門於臺北,日本人亦將臺灣總督府設於臺北,一直到今日臺灣北部仍是臺灣重要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這個歷史重心轉移的過程,不全然是由於政治因素。在西元1880年之前,臺灣南部的貿易額遠多於北部,1871年時南部的貿易額還是北部的兩倍。但是從1860年開始,臺灣北部的貿易額就逐漸增長,在1880年時首度超過南部。可以猜想18601895這段期間,在日本人殖民臺灣之前,臺灣社會必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在1880年的歷史轉捩點,促成了臺灣歷史重心的北移。
跟臺灣歷史重心北移問題相聯繫的,還有臺灣客家人的移居問題。現今臺灣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桃園到臺中的丘陵地帶,以及高屏地區的近山處,大致是沿著省道台三線分佈居住。另外有少數人則是在日人據台時,因為日本的移民政策而遷入臺灣東部的花東縱谷地區。
關於臺灣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近山區的丘陵地帶的原因,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原鄉環境說」,認為在中國大陸廣東的「原鄉」的客家人,就是居住在靠山的丘陵地區,因此移民來臺灣後,會自動選擇跟原來家鄉相似的環境居住。此說乍聽之下有幾分道理,但是以現在多為閩南人居住的新北市新莊地區,竟然還存有三山國王廟(客家人傳統奉祀的神明)就可以得知,這些平原地帶原本是客家人居住地區,後來因故遷移至他方。再說先民渡海來台,原本就是為了尋找比原本老家更富饒之地謀生,怎麼會在歷經千辛萬苦 「六死三留一回頭」(「渡台悲歌」歌詞)之後,還主動選擇居住在較貧瘠的丘稜地帶?
第二種說法「來台較晚說」,認為「閩人先至,多居近海;粵人後至,乃宅山陬」(參見連橫「臺灣通史」),此說同樣看似有幾分道理,不過觀諸歷史,客家人早已隨著鄭成功來台,鄭成功的部屬中,大部份皆為客家人。例如:鄭成功旗下的著名將領劉國軒,就是閩西汀州府的客家人。因此說客家人來台晚於閩南人,也未必準確。
第三種說法「族群械鬥說」,則認為客家人雖然來台未必晚於閩南人,但是由於人數較少,寡不敵眾,因此退入山區居住。根據日本人在1901年所做的調查,當時的臺灣閩南人約有228萬人,客家人只有39萬,以這樣懸殊的人數比例來看,在清朝時臺灣頻繁的械鬥中,客家人必然居於下風,此說確實有較強的解釋力。
不過臺灣著名的開墾組織新竹北埔「金廣福」以及苗栗「廣泰成」的歷史,卻在某種程度上對這樣的說法之外,提出另外一種可能。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客家人姜秀鑾及閩籍人士林德修、周邦正在官方支持之下成立閩客合股之武裝拓墾組織---金廣福」,強行進入新竹的寶山、北埔、峨眉一帶,驅逐原地住民,開發當地,又稱「金廣福大隘」。清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姜秀鑾家族又與黃南球共同成立「廣泰成」墾號,開發大湖、卓蘭等苗栗內山地區。
「金廣福」與「廣泰成」的歷史說明了,除了受到人數較多的閩南人的逼迫之外,客家人也有可能是自己主動或是和閩南人合作,有組織的進入並開發新竹、苗栗的山區。不過讓人疑惑的是「金廣福」和「廣泰成」所進入的地區,都是山多田少的地區,雖然之後耗費大量人力財力開鑿水圳,改善環境,但是純粹以農產收穫來說,這些山區田地的獲利可能是極有限的,那麼是什麼樣的經濟誘因,驅使臺灣的客家人,冒著和原住民發生衝突的危險,進入山區拓墾呢?
臺灣歷史重心北移以及推動客家人往山區移動的動力,都是臺灣開發史上的重要課題。讓人驚訝的是,解開這個歷史課題的關鍵之一,卻是在地球另一端的寒冷北國瑞典,當時大部份的臺灣住民可能都不知道的人物---發明火藥、創立諾貝爾獎的阿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日-1896121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