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樟腦與臺灣開發(四)樟腦產業與客家族群



(四)樟腦產業與客家族群
如前所述,臺灣北部客家人多半居住在近山地區,部份原因是因為人數較少,在族群衝突中不敵人數較多的閩南人,因此退入山區中居住。然而,樟腦產業的興起,提升了居住在近山地區的客家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同時也推動了更多客家先民,冒險犯難進入臺灣北部內山地區開墾。

清朝時期臺灣的樟腦產區主要集中在桃園、新竹、苗栗地區,這些地區到現在仍然是臺灣北部客家人集中的地區。由於樟樹生長在山區,伐樟製腦一定得進入原住民地區,因此增加了不少風險。在許多史料中,都有先民因為入山伐樟製腦,被原住民「出草」的記載。甚至於「番害」、「番亂」都是影響臺灣樟腦對外出口量的因素,例如:在西元1885年,由於法軍封鎖臺灣,隘丁離開山區,改守海防,造成「番害」嚴重,使得該年臺灣樟腦產業的成長率倒退了百分之九十九。

由於居住在近山地區的客家人,透過貿易、通婚和原住民有較多的互動,對山區自然環境也較為熟悉,加上腦丁的收入高於農作,因此吸引大量的客家人從事第一線的伐樟製腦工作。同時樟腦產業帶來的收益,也大幅度的改善了客家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促成桃竹苗地區許多客家鄉鎮的城市化。
隨著樟腦的砍伐以及需求量越來越大,也刺激了客家先民向更內陸深山地區移動的慾望。西元1836年,清道光16年,客家人姜秀鑾率領閩客移民進入北埔、峨眉、寶山地區,建設隘寮36處,配置隘丁260名,隘線綿延不絕,史稱「金廣福大隘」。「金廣福大隘」採取集團入侵開發的模式,因此開發初期和當地泰雅族、賽夏族原住民發生極為劇烈的衝突,曾和原住民戰鬥數十次,死傷八、九十人。除了取得土地的誘因之外,如果不考慮山區的樟腦資源,就很難理解為何要付出這樣大的代價進入山區開發。事實上,當時英商已經在雞籠(基隆)向民眾採購私製的樟腦,造成樟腦價格上漲,也使得樟腦業更為興隆。

在「金廣福」之後,姜秀鑾家族又與黃南球成立「廣泰成」墾號,開發大湖、卓蘭地區,一樣有著樟腦開發的動力誘因。如前所述,苗栗地區許多鄉鎮,都是因為樟腦產業才興盛起來,成為山區的重要城鎮。
林滿紅教授在其著作中表示:「清末臺灣茶和樟腦的增產固然普遍為各籍的人帶來財富,但粵(客家人)、漳(漳州人)、泉籍中的安溪人受惠尤多。對清初社會地位較低的粵、漳籍而言,更有助於縮短其與泉籍之間的社會地位差異。

而在日本殖民統治初期前二十年(19011926),臺灣客家人人數由39萬人增加到59萬人,增加了20萬人。根據溫紹炳老師的研究,這個時期客家人快速增加,雖然是由於很多原因產生,但是樟腦產業興旺 使客家人生活安定而多產,也是原因之一。根據計算,樟腦產業在日據初期客家人增加過程中,貢獻的程度應該有三成之多。

在十九世紀,尤其是1860年之後,臺灣的樟腦透過洋商銷售到全世界,並在島內形成一個由內山到港口,從原住民到客家人、閩南人、外商都參與其中的複雜生產鏈,同時帶動了臺灣北部以及近山地區(大部份在省道台三線上)城鎮的發展,這其中遠在地球彼端的瑞典工業家諾貝爾還參與了一角,加速了樟腦產業對於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推動。

20世紀中葉後,由於化學工業的進步,樟腦的地位逐漸被各種化學產品所取代,同時經過百餘年的砍伐,臺灣的樟樹、林業資源也幾乎消耗殆盡。然而,樟腦(嚴格的說應該再加上茶葉)曾經扮演的重要角色,卻呈現了晚清時期臺灣開發和整個全球貿易經濟之間的緊密互動。當時的臺灣人或許還沒有著19701980年代中小企業「提著公事包走天下」的能耐,但是當時的臺灣就已經是全球貿易網絡的一環了。

參考資料: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聯經出版社出版。

溫紹炳/葉茂榮,2003,〈樟腦產業與臺灣客家人散佈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